使丹達資訊WMS(倉儲管理系統)的發展介紹

文章出處:  https://target-ai.com/home 2020-05-20 17:52:55

倉儲管理系統有時我們也稱倉庫管理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簡單的來說就是用來管理、並具備流程指導及記錄倉庫內部所有作業的一套系統,早期倉庫最基本的功能其實就是提供一個貨物暫時存放的空間,而對應的系統也就是一個表單去紀錄每一個時間點有哪些東西要進來(入庫)、哪些東西要出去(出庫),而「入庫」減掉「出庫」就變成是留在倉庫內的「庫存」了。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商業模式越來越多元,倉庫的作業管理則越來越複雜了,例如出貨時指定批號、指定效期等,也因此已非人工記憶可以管理,而需要一套倉庫系統來協助倉庫的人員做管理。

 

最近看到一篇WMS相關的文章:Critical Capabilities for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s,裡面將WMS系統的成熟度分成五個等級,以評斷不同系統在不同層級作業需求的表現。

 

1.基礎的報表管理

情境:大多數流程都是手動管理(人工紙本作業,數據非即時反饋的),需要的只是報表,協助記錄和查詢入出庫及庫存的總量,甚至無法被稱作WMS,有很多ERP或進銷存就可以滿足這個層級的需求!

核心功能:在定義好的(固定的)儲位管理,對應物流作業,紀錄收貨、儲存、揀貨、出貨的總量。

侷限性:數據資料非即時、任務、庫存總量管理和空間無法分類,無法管理作業流程中的的貨品資訊(如揀貨數量異常)。

 

2.可明確及彈性的商品位置管理

情境:商品品項增加,對於商品具體的儲放位置和方式開始分類,同時對於正確性的要求提高,開始引入條碼barcode等等掃碼技術。

增加的核心功能:

- 便利的庫存查詢工具

- 倉庫區域開始進行區分,為儲存區及作業區

- 並可能有載具管理的概念

侷限性:仍是基於紙本的作業,需要人工判定即排定工作的優先級,於旺季量大時將很難有系統工具能有效舒緩及管理作業的優先性。

 

3.能進行作業的流程優化和優先級排序

情境:訂單量增加,需要更多的彈性和邏輯協助人員的安排及任務的排序。

增加的核心功能:開始有策略中心去引導例行性或週期性的任務分類,基本需要有上架儲位配置、訂單儲位配置、訂單波次釋放規則等等的功能。

侷限性:任務的發起和調整邏輯仍是建立於人的操作及經驗。

 

4.自動化的決策與邏輯調整

情境:倉庫管理邏輯趨於成熟,為了因應更大的作業量,除了正確性同時也要求高度的「作業效率」,需要引入時時的數據分析工具,協助進行管理決策。

增加的核心功能:

- 作業人力預測與管理

- 批次作業計畫

- 作業時程預測與計畫

- 成本/費用管理報表

- Dashboard(即時戰情板)

侷限性:以人員搭配PDA或平板作業為主,還沒有太多作業採用硬體設備去取代人工重複性的作業。

 

5.導入自動化機器設備

情境:人力作業已到極限,開始導入自動化設備與人協作!

增加的核心功能:

- 設備任務排程與執行(WES, warehouse executive system)

- 自動化設備控制(WCS, warehouse control system)

優劣判斷:能夠支援的配備複雜度、任務調度的細緻度


 

其實多數的三方物流、批發零售業等B2B的倉庫,如果能找到一個能好好支持到L3的系統,已經相當足夠!但對於電商、B2C的行業每日處理量大,且訂單履行時間敏感的倉庫,則建議可以評估長期是以L4~5為目標!

而多數國際知名的大系統的模式都會是有一個L3的系統當基礎,其中對應L4到L5的功能則是擴充功能,所以主要的優劣在於系統的彈性及客製化所產生的費用。

 

而對於台灣自產的系統,目前僅 使丹達資訊WMS 除了與國外知名系統廠商一樣已有一個L3的系統當基礎之外,甚至已將L4的部分功能需求納入基礎系統當中,堪稱台灣物流資訊服務商中的最具有前瞻性的指標公司!並成為台灣首家能與國外知名大廠媲美的WMS廠商,攜手台灣物流業者一同走向國際。